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

孟克名作《吶喊》 五月將現身紐約蘇富比印象派與現代藝術夜拍

“I felt the great Scream in Nature”– An excerpt from the artist’s
hand-painted
inscription on the frame of the present work


被人稱為知名度可能僅次於達文西《蒙娜麗莎》的《吶喊》,是挪威畫家愛德華.孟克(Edvard Munch, 1863-1944)的經典名作,大家對於畫中人物瘦骨嶙峋且表情驚懼的模樣、背景火紅且扭曲的線條等畫面一定印象深刻,也會對處在世紀末時代價值劇變的孟克所遭遇到精神上的衝突、不安和痛苦,感到同情。孟克出生於1863年,他5歲時母親就死於結核病,父親終年鬱鬱寡歡,連姐姐也在孟克14歲時也因肺病撒手人寰。這一連串遭逢的家庭變故,對原本就體弱多病的孟克無疑是雪上加霜,讓他自幼就體會到了人生的悲苦與無奈,雖然勉強活到80歲,卻是苦多於樂,從他作品中便可顯見這一切。

有如荷蘭畫家梵谷繪畫中不停扭動、旋繞的筆觸,創作於1893年的《吶喊》(The Scream)是孟克在繪畫上的不同嘗試且類似表現主義式的作品,像是想藉由繪畫去抒發心裡深處那股躁動不安、徬徨無助的絕望心情,也有人將它解讀成這是工業現代化後人們產生極度痛苦的象徵。從18931910年,孟克陸續以蛋彩、粉彩、油彩等媒介創作了四件命名為《吶喊》的作品,今年5月,1895年創作的《吶喊》將現身紐約蘇富比印象派與現代藝術夜拍中,這件創作是四個版本當中唯一還留在私人收藏手中的一版(其他分別落在挪威國家畫廊、奧斯陸的孟克美術館),目前擁有者是挪威商人彼得.歐森(Petter Olsen),因為他父親湯瑪士(Thomas Olsen, 1897-1969)是孟克的朋友兼鄰居,1920年代後期並成為孟克的收藏與贊助者,而《吶喊》這件作品也由歐森家族保存超過70年之久。

構圖簡單且筆法也相當單純的《吶喊》,孟克透過扭曲的線條和對比色來表達自身內心情緒的恐慌和焦慮,他和梵谷可說一同為20世紀初火熱的表現主義風潮吹響了第一聲號角。表現主義(Expressionism)運動一開始在法國、德國和北歐流行,這群藝術家由於比較注重透過作品去傳達內心的感受和情緒,或是一種基於反抗傳統藝術的心態,而刻意忽視了對象物的真實描寫,因此往往創造出將現實扭曲和抽象化的畫面構成,其中代表人物有法國野獸派的馬諦斯H. Matisse, 1869-1954德漢A. Derain, 1880-1954、德國橋派的諾爾德E. Nolde, 1867-1956、基希納E. L. Kirchner, 1880-1938、藍騎士的康丁斯基W. Kandinsky, 1866-1944、克利P. Klee, 1879-1940等。20世紀初,由於表現主義者的反叛性、內省性和批判性,一切的挖掘和藝術實驗像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般,讓藝術的可能性和多元性一下被快速地開發出來,並在歐洲各處落地生根表現主義的風格不僅與19世紀之前的藝術風貌大大切割,更為未來的藝術發展埋下許多新的種子,才會造成20世紀藝術史的這麼複雜與繽紛的樣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